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豌豆荚,很多人都用过,今天烟台达内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7月5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收购豌豆荚,豌豆荚的应用分发业务将并入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未来豌豆荚应用分发业务将继续保持独立,成为阿里巴巴集团下Android应用分发业务的最强品牌。在独力坚持6年后,豌豆荚还是不得不选择投入巨头的怀抱。
收购价格并未公布,不过有消息称,豌豆荚作价2亿美元。如果这是真的,相较两年前SoftBank Group以1.2亿美元领投豌豆荚时的10亿美元估值,2亿美元显然缩水不少。而且豌豆荚经过多轮融资,融资总额也差不多接近2亿美元。选择以2亿美元卖身,其中必定有不少的无奈,似乎也在证明,Android应用分发已经不再是一个好生意。
豌豆荚是创新工场投资孵化的第一批公司之一,团队早期成员不少来自Google中国,比如创始人王俊煜、崔瑾等。我曾围观过他们的Design Hackathon活动,我总是折服于他们的年轻、敢想、能做。这是一个有想法、有坚守、有价值观的精干的团队,他们对待世界的方式,是发现世界的不完美,然后亲手改变它。在列强环饲的Android应用分发市场,豌豆荚带来的是某种与众不同的清新空气。但是,这种清新空气似乎并不太受习惯了雾霾的人们待见。
王俊煜说,「豌豆荚在中国互联网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同时也得承认,在这个市场,豌豆荚一直都是个小众的存在,即使已经有了上亿的用户。王俊煜说,豌豆荚是赚钱的,我家楼下的夫妻水果店也是赚钱的,那又怎样?
手机市场越来越向几家大厂商集中,而手机厂商越来越倾向于将应用分发当成自家的「增值服务」,肥水不流外人田。曾经热闹非凡的第三方应用商店,要么找到了靠山,要么独自凋零。在这个不存在Google的市场,不但豌豆荚的机会渺茫,连腾讯、百度也难说胜券在握,小米、华为们一定会为第三方应用分发服务设置越来越多的障碍,直至彻底从自家手机上根除。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Android应用分发是一个注定将被做烂的市场。在屏蔽了竞争之后,手机厂商会对应用分发附加更多的商业企图,推广目的会快速替代服务目的,功利会彻底打败情怀。这并不是猜测,这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但在个人情感上,我确实希望豌豆荚能一直活着,并且活得舒坦,能一直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商业,并且做得开心。但考虑到UC浏览器原本一个中立的web浏览工具,已经被「创新」成一个彻底的流量机器,我非常怀疑,豌豆荚也免不了成为那个大流量机器的零配件,无论它看上去有多么「独立」。这还得先假设,阿里能在腾讯、百度都未必站得稳的市场上站住,或者阿里自己的手机OS真的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