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烟台达内小编看来,在“互联网+”风潮下,如何在多次创业失败后再创业,如何做减法,找准创业方向,是当下不少创业者正在探索的课题。
创业之路上,哪个人没有栽过跟头呢?就连雷军、周鸿祎、刘强东……这些互联网大佬也都经历过血的教训,不过他们并没有因为一次的跌倒就一蹶不振,而是从失败中总结吸取了不少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并重新振作起来。
狄更斯在其名著《双城记》的开头一段这样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明智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这是信任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日,这是失望的冬日;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在经历着这一切——一件影响到所有人的事正发生着。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推出“互联网+”的概念,要求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总理不但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为赞赏,而且肯定“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那么,究竟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它与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乃至“中国制造2025”有何关联?“互联网+”行动计划应该怎样破题?会带来怎样持续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只能得出一个答案:一场全球性的革命正在改变着商业,同时商业也正在改变着世界。两种力量正在以令人无法预料的速度汇聚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商业革命浪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这场商业革命是一场跨界、融合、打劫的革命,它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的商业模式,改写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来商业思想家和实践家们制订的商业规划,推翻了人们头脑中长期以来固定不变、陈旧落后的商业观念,侵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国民经济、商业交易、管理模式、企业经营乃至个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冲击;公司的结构,公司之间的关系、领导的概念、工作的本质、成功的定义等都在发生着转变。结果将是天翻地覆的,其影响如同工业革命一样深远。
我们知道,1969年,互联网首次出现,到1995年得以全球普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如今,互联网越发显示出其灵活迅捷的接入特性,以其开放、自由、连接、协同、共享的特征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以互联网为运营基础的网络商务是这场商业革命的先行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进入科技革命和资本市场革命、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导致了一大批新兴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出现,形成了新经济的“非理性繁荣”。虽然于2000年遭遇互联网泡沫危机,但网络商务的发展基础已经奠定,全球性的网络商务框架已经构建。
进入21世纪,网络商务呈现全面复苏、蓬勃发展、广泛应用的发展态势,步入成熟理性、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网络商务开拓了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对企业的经营方式、领导方式、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使我们生活和工作的这个时代有着无可比拟的机遇以及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未来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无限的可能性也带来了同样的希望和担忧。
在15年前,人们认为互联网存在泡沫,但事实证明其并没有被高估;5年以前,人们又都认为电子商务被夸大,但如今看来这也是错误的结论。新事物的发展需要泡沫,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沉淀下来的才是真正宝贵的东西。
互联网高速发展,思维方式和行事方法都在不断地升级变化,昨天还将适用的所谓规律和模式,或许在下一刻就无法再被实现,处在夹心层的创业者,要么选择放空自己,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新的风口,而选择放弃曾经的思想包袱,要么选择对宏观发展大势进行精准的判断,将目光放到下下个风口,沉下心来慢慢积累和等待风口的到来,因为风不会来得很迟。
创业是追求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一种选择。但创业之路上确实有很多挑战和误区,需要创业者一一辨别,并以勇气和智慧来化解。
更多资讯扫请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