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在烟台达内小编看来,自从1994年4月20日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以来,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底层架构和标配,不仅颠覆了传媒业,而且正对各行各业产生着革命性影响。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从蹒跚学步的儿童成长为茁壮的少年,自然也会存在着诸多“少年维特之烦恼”。
网民红利衰竭要求互联网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得益于网民的快速增长,而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达到7.10亿,手机网民达到6.56亿,网民和手机网民数不可能再保持之前的高增速。在网民红利衰竭的情况下,之前很多互联网媒体和企业采取的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型的外延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而必须转型为拼产品、拼运营、拼内功的集约型的内生增长方式,但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尚未主动去适应和推动这种改变,依然走在“只要有用户,就一定有盈利模式”的老路上。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的关键时期,用户需要的服务已经不是简单的“便宜就是硬道理”,而是真正满足自身需要的、精细化的精准服务,这就需要从用户出发,精准洞察出用户的真正需求,进而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互联网服务。
技术的快速迭代要求互联网企业自身具有很高的自适应能力
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时代,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三个时代并且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已经从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WEB1.0时代进入到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WEB2.0时代,并进入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个性化推荐技术为代表的WEB3.0时代。
而且随着直播技术、VR、AR、MR、区块链等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普及,互联网将告别之前的在线时代而进入到在场时代,并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技术依然是互联网发展和变革的源动力,这就必然要求互联网企业的自身变革速度超过技术的迭代速度,否则就必然会会淘汰。
政策难以适应互联网的高度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的伟大进程中,即利用“互联网+传统产业”来实现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和升级,但在这种转变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适应传统治理方式的政策难以快速转变为适应基于互联网的现代治理方式,在传媒业、交通业、医疗业等各行各业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问题,而这就要求互联网企业加强政策研究,既要在短期内提高自身的合规性来规避政策风险,又要在长期内影响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使政策适应新形势。
互联网已经进入生态系统竞争阶段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从之前的内容竞争阶段、产品竞争阶段发展到生态系统竞争阶段,谁能够打造良性的生态系统或者能够很好地融合生态系统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而这就要求互联网企业找准自身定位,或打造自身的生态系统或积极融合。
更多资讯扫请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