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到了晚上十一点,科技园路段周边的办公大厦,仍旧灯火通明。开车的师傅感慨道,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就是辛苦!烟台达内培训小编忍不住吐槽,死得快啊!师傅哈哈大笑,说赚钱多,年轻人边赚边花。
路过一个路段,路灯很暗,两旁高楼办公室的灯亮得刺眼。一个程序员朋友打趣自己是人傻钱多,当时觉得还蛮搞笑的,现在想到,傻不一定是指木讷,而是拿命换钱的傻气。
外企的工作思维对我影响非常大,即使是后来的香港同事,也是强调高效率,所以加班是工作低效的行为,那时候一加班就感觉不自在,想想也是可笑。
后来认识来自BAT的朋友,不加班对他们来说才是天方夜谭。工作内容基本都是按照项目连轴转,无论是通宵赶工,还是在公司过春节,项目一定要按时交付。当时我抢火车票不亦乐乎,人生第一次听说有人大年初一还在公司加班,内心不禁涌动出大写的牛字,很牛逼的一群人,很牛逼的项目啊!
后来,我了解了一些互联网方面的知识,认识到互联网行业反人性的一面。在互联网行业,毋庸置疑,需要很快速的决策,产品的进化才赶得上高科技传输的光速度,从而赢得市场先机。
为了求快,不完美的Demo成为互联网产品的特色,更新迭代的试错方式亦成了特点,吸引很多年轻人脑袋一热下海了,思维碰撞电光火石,在一年时间内一口气走完了前辈十年才铺好的路。
互联网是年轻人的行业,也只有年轻会折腾,才敢消耗年轻的岁月,浇灌如火的热情。大部分年纪越高,就越不爱冒险,变得中庸,不像年轻人一般,自己实现想法,做自己的CEO。
倒有些好奇,为什么互联网跟快联系这么紧密?快餐文化经济,求快胜于求精。产品推向市场,可以通过功能迭代精益求精,而不够快的开发速度,会被更快的竞争对手甩在后面,机会就不会再有第二次。让年轻人来比快,效果是非常惊人的,快是一种竞争力。
互联网时代,产品的流通权逐渐流向大众手中,人们才是市场的鉴定者,而不是传统时代,市场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变化巨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也逐渐脱离工业时代,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
唯快不破,抢占先机,赢得用户口碑,第一名总是和第二名差很远很远。
现实中,快需要连续时间的堆叠,越做越快。走过很多弯路也看过凌晨四点的城市,更容易打磨极致的效果。有时候互联网的快,是对试错方式的一种弥补。
比起工业时代,产品决定权牢牢掌握在企业手里,他们可以尽心打造完美的产品;而互联网产品,用户是海量级别,数量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互联网产品对于用户来说,不是刚需,没有亮点,无法吸引客户,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印象。
互联网圈层产生粉丝经济,产品是企业成长的生命线,用户则是衣食父母。
满足用户成了至上的原则,界面更加贴近用户需求,产品迭代提醒不能停。连速度都拼不上的,就不要做互联网了。
互联网的做法,简直是挑战人类潜能的极限。它来自一种持续性的磨炼,半分放松要不得,随着市场高度开放,免费培育用户成为家常便饭。蛋糕的分法,属于寡头时代,互联网时代属于垂直西化的分类。只需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做更好的产品。
更多资讯扫请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