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烟台达内培训小编讯12月10日是诺贝尔奖颁奖的日子。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理事长浜口道成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日本近些年获得了不少诺贝尔奖,这跟科学家们坚定的科学精神、良好的师承关系以及有关部门和机构为年轻研究人员发挥能力提供条件密不可分,获奖的背后有着不少要素。
浜口道成是毕业于名古屋大学的医学博士,2009年至2015年担任名古屋大学校长,2015年10月起担任JST理事长。浜口道成长期从事医学研究,又担任过大学校长,对日本科研体制非常熟悉。他向记者讲述了日本科学家屡获诺奖的“秘诀”。
21世纪以来日本共有17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有6人毕业或任教于名古屋大学,他们的共点就是对研究工作抱有强烈信念和奉献精神。科学研究是非常孤独的工作,投入一生也可能没有回报。
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71岁的教授大隅良典在研究取得初步成果时,从政府获得的科研经费每年仅数百万日元。他1982年首次获得约100万日元的科研经费。
同等金额持续了一段时间,1988年发现本次获奖的细胞自噬现象时,科研经费为420万日元。1990和1995年甚至没能获得经费。但他在自己的研究道路上一走就是40年,不曾动摇和改变。
从名古屋大学的情况看,好的导师能够给予研究人员正确的引导,再加上年轻研究人员克服各种困难的努力,最终取得了诺贝尔奖。两位诺奖得主益川敏英和小林诚都是著名物理学家坂田昌的学生;著名化学家平田义正的学生野依良治和下村修也先后获得诺奖;赤崎勇和天野浩是一对师徒,同时获得了诺贝尔奖。
25岁的天野浩还是2年级研究生时,就在赤崎勇教授的指导下发明了氮化镓晶体,这让他们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他们经历了1500次的研究失败,但一直坚持下去;赤崎勇让他别放弃,始终相信他的能力。两人互相信赖,对研究的信念和热情使他们最终获得成功,这在其他几位诺奖得主和他们的导师身上也同样存在。
烟台达内培训小编得知名古屋大学聚集了很多不寻常的人,重用年轻研究人员,给年轻研究人员、女性研究人员及留学生创造机会。因此名古屋大学的女性研究人员比例很高,留学生研究人员也很多。
对于名古屋大学为何会诞生这么多诺贝尔奖得主,和日本其他老牌大学相比,名古屋大学相对年轻,其特点是“自由豁达”,非常尊重每个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