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日益临近,不可否认,IOT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既有联想、华为等制造业大鳄,也有BAT等互联网巨头,两大派别都在不遗余力地搭建各自的智能生态。虽然IOT处于起步阶段,但长远来看,短兵相接在所难免。
那么问题来了,BAT大举投入人工智能,并寻找合适的智能设备搭载各种服务,联想如何因应?事实上,联想手上拥有着“软”、“硬”两大法宝。
一是“以用户为中心”和服务的软实力。让用户爽不是互联网公司的专利,联想比BAT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军回归联想后确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变革以及向服务转型,并在内部会议不断强调“让用户满意比让老板满意更重要”的文化。
客户即上帝,这一真理在商业领域颠扑不破。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推动业务的发展,从本质上符合商业的客观规律,再加上联想本身具有的渠道优势和强大的数据、终端基础,这些都将为联想通过服务与用户之间搭建一个稳固的桥梁提供墩柱。
“用户至上”、“用户体验为王”等敞亮口号的本质是利他思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点在于关乎到利益取舍,企业追求长远利益才是上策。以联想向全国范围幼托机构免费赠送的智能摄像机看家宝为例,看家宝在问世前经过充分调研,才确定出最受孩童喜欢的设计方案、人性化的安装视角和安全的网络云存储服务,无不体现联想对“满足用户需求”这一标准极致的追求。
再以联想智能生态高校创新大赛为例,此次大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直通车,将创新的想法带到市场上,联想则扮演平台的角色,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在产品走向市场的每一环节赋予能量,让金点子实现从0到1再100的质变与量变,助力大学生实现创新实践的梦想。但更为有价值的是,这是联想与用户共创共赢的一次尝试,试想有哪些群体会比品牌的拥趸更愿意参与到企业的创新当中,联想此举不仅虏获了年轻人的芳心、更是为自己的创新能力、生态搭建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硬实力。“设备是载体、服务是核心”已成为行业共识,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用利用不同的模式玩法,把控线上流量入口,但是在服务、生产、销售等硬功夫上就会有所欠缺,需交由合作伙伴,这一合作模式的特点是各司其职、资源聚焦,但弊端在于一旦设备供应链和生产环节出现纰漏,互联网公司将处于被动状态,良品率低、库存难消化是其难以承受的梦魇,与设备、服务打30多年交道的联想则不存在这一烦恼。
“老司机”联想不仅与上游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还在生产环节积累有丰富经验。一方面,联想可以基于消费大数据为旗下智能设备制定生产计划,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联想可以将上述能力输出,为合作伙伴赋能。比如,联想创新大赛不只是为优秀创意方案赞助资金,还将提供从创意实现到量产再到营销推广的全链条帮助,光量产这一福利就吸引力十足。而在智造的基础上,联想的合肥、武汉两大基地,已让人惊叹,前者不到一秒就能有一台电脑下线,而后者每天产能超14万台,可支持30多种机型并行生产,三年时间便创造了千亿产值,这无疑给了联想充分的底气。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一软一硬两大杀手锏的加持下,联想智能生态将从初具规模蜕变为营收引擎,成为智能IOT时代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更多烟台达内科技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