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目前已经被认为是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基础。在PC时代,我国是被动跟随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跟随的同时,在理论、技术、产业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将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与美国一起引领和主导这个时代。
从国家战略上而言,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从市场实践上看,人工智能的三大关键因素:计算能力,算法,大数据。其中计算能力已经完全具备商业化条件,可以在市场上按需购买计算能力;算法方面,目前在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统计学理论以及以机器视觉和语音处理为代表的部分领域中,算法已经达到或超过人类的能力,具备了在一些特定领域辅助、模仿或替代人工的条件,使初步尝试商业化成为可能;在大数据方面,人工智能系统必须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训练”自己,才能不断提升输出结果的质量。经过几十年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内,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字化的数据,可以初步满足深度学习的样本要求。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目前已经具备在 应用层面商用的条件,各种应用场景非常丰富,一片巨大的商业蓝海有待开拓。
从应用细分领域上看,人工智能主要分为如下的领域: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
机器学习: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我们可以认为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学习人类行为的方法。目前机器学习最火的方法是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视觉是指计算机从图像中识别出物体、场景和活动的能力。正如人类认识世界的信息 70%以上来自视觉,我们可以认为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认识世界的基础,因此计算机视觉有着广泛的细分应用,目前的商业化程度也比较高,其中包括智能 安防、直播监管、视频平台营销、金融服务安全分析等,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综合结合应 用,如 AR、ADAS 无人驾驶、疾病辅助检测等。
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NLP)是指机器理解并解释人类写作、说话方式的能力。NLP 的目标是让计算机/机器在理解语言上像人类一样智能。最终目标是使人类(自然语言)和计算机(机器语言)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我们可以认为自然语言处理是人类和人工智能最自然最直接的沟通方式。
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把机器视觉、自动规划等认知技术、各种传感器整合到机器人身上,使得机器人拥有判断、决策的能力,能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处理不同的任务,我们就称之为智能机器人。通常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更多烟台编程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