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年,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一波接着一波:继谷歌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碾压中韩顶级棋手后,全球第一个被授予“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又扬言“要毁灭人类”,接着出现了会后空翻的机器人“阿特拉斯”,以及可执行“斩首”任务的微型无人机纷纷登台亮相……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正如许多专家所预言的那样,战争机器人可能是继核武器之后,又一把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引发人们深思:人工智能究竟会被“驯服”,成为人类的朋友?还是会“叛逆”,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
美国“脸书” CEO马克·扎克伯格曾放言:“人类当下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无疑是人工智能!”霍金曾这样评价人工智能:“它既可能成为人类迄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也可能成为最糟糕的事”.人工智能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但由不同的人操纵,结果可能截然相反。
因此,尽管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对人类尚不构成威胁,但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因噎废食,必须及早给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套上必要的安全、伦理等方面的“紧箍咒”,同时又不能阻碍技术创新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步伐。目前,人工智能在安防、金融、汽车、医疗、法律、客服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未来必将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除了正确应用人工智能,同时也应在法律层面进行预防。2016年12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启动了人工智能伦理工程,提出对嵌入智能系统的规范和价值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和现实中的道德价值体系相一致。我国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也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相信有了一系列规范人工智能举措之后,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更加完善,实现真正造福人类的目的。
更多烟台编程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