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在烟台it培训小编看来慢性病是超级市场
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由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总疾病负担的近70%,而造成的死亡占到了所有人口死亡的85%左右。慢病整逐渐威胁着中国人的健康:35岁至65岁的人群逐步进入慢病;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发病率持续上升;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慢性病的一个特点是通过长期干预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但数据记录难、医患粘性差是一大问题。互联网发展下,通过硬件入口接入移动医疗数据平台,可以方便病人进行自我管理和医学人士的远程干预。
模式之争
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挂号难、看病难、医患沟通不畅沉疴多年求变,很多人寄期望于互联网,以期更好地再分配医疗资源、提升效率。国内医疗服务生态核心需求方是患者和核心供给方是医院和医生,而目前国内也在以这三方为核心构建互联网医疗体系,其中以患者,医生核心更偏向于“互联网+医疗”,而以医院为核心则侧重于“医疗+互联网”。
以患者核心的互联网医疗
以满足患者刚需为前提,切入市场。目前创业的具体方式大致可分为:硬件销售模式和患者社群模式。
【硬件模式】
以健康管理或运动管理为主要功能的小米手环等,以慢病监测管理为主要功能的电子血压计,血糖监测仪,心卫士等都具备硬件销售的盈利模式。但硬件模式在长期发展中面临挑战:
一是数据的精确性存疑;
二是从长期来看,由于存在其它盈利模式,硬件价格会存在长期下降趋势;
三是难以脱离医院独立服务用户。
【患者社区】
一种类似免费社区:免费提供医疗相关知识或专人问答模式,以导医导药服务来盈利模式。但由于竞价排名引致不良后果,本质一样的导医导药服务收费模式的发展前景堪忧,加上社区医生大力推广,导医导药功能将逐步转移到社区医生。
二是增值服务收费模式,在医生非自由执业的前提下,在线问诊提供的服务价值有限,难以真正形成市场。
以医生为核心互联网医疗
【以医生为主体互联医疗】
一种是医生交流,扩大医生知名度,增加医生交际圈;
二是提供患者预约,扩大医生合法收入。
【医生社区模式】
医生交流平台,一种是专业学习社区:医学V直播。
一种交流社区,爱医生网,专门帮医生考证,评级,求职类,当然也有学习内容。
【患者数据与预约平台】
一种是硬件数据平台,很多硬件公司可以协助医生查看患者平时的数据。
另外一种是患者预约平台,如家庭服务这种。
以服务医院为核心的互联网医疗
向医院收费的切入点包括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以及提高收入。在这两个层面,医院的需求较强,针对此产生的盈利模式有较大空间,但基本上与医疗信息化更相关,而非纯互联网模式,所以不作为本文重点。
受益于中国老龄化,社保覆盖扩大等有利因素,互联网医疗备受投资机构青睐。201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获得融资总额0.26亿美元,此后融资额度连年增长,到2014年披露的互联网医疗融资金额为6.91亿美元。2015年1到10月份,披露融资金额11亿美元以上。2016年平安好医生融资5亿美元。
未来之翼
互联网医疗发展多年,从解决医疗行业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看,互联网已经充分发挥了其连接的职能。从就诊的环节分,分为院内和院外两块:
院内主要是通过信息化建设,解决院内的信息不对称;
院外主要通过广告、论坛等形式解决患者和医疗机构、医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过去几年中,互联医疗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着一些积极的变化。医生集团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长期来看,公立医院的低收入压力及医生集团的收入优势将导致医生更多走出体制。社保基金的支付缺口越来越大,迫使国家更借重商业健康险的力量。精准医疗在全球范围兴趣。
所有这一切,都在预示不远的将来,互联网医疗会有个灿烂的故事。
更多资讯扫请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