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外实践重于课堂学习
哈佛商学院让一年级的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团队实践。每个团队选择新兴市场上的一个公司。例如,中国的联想公司或者越南资本银行,开展公司提出的一个真实项目,例如,开发一种新的金融服务,以吸引那些从没有开过银行账户的人,或者开辟一条新的家庭用户线。在校园里设计好方案后,团队于元月份进入市场,花费八天的时间进行市场研究,然后,向公司最高管理层报告他们的建议。
学生返校以后,他们的工作不仅强度增加了,而且更加个性化了。根据学校要求,每个团队在10周内,用学校提供的3000元启动金创办一个自己的公司。每年有150个团队,就会创办150个有限责任公司,产生150个商业构想,包括男士优质内衣、为语言辅导教师和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联系服务、印度莎丽租赁服务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构想。
对于商学院的学生而言,学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依然很重要,但是,继续呆在教室里学习模型,对他们已经没什么意义。因为,虽然他们在教室里相互间的物理距离很近,却几乎没有什么交往。
我们可以把商学院的经验总结为:如果独自工作效果更好,就不要和其他人一起耗费时间。如果你花时间和其他人在一起,就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它。聚集在教室里学习公司财务知识,已经不再能实现个人时间效益的最大化。
二、感性优于理性
全球各地数十所医学院鼓励或要求学生阅读小说,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
纽约大学医学院的医学人文学项目报告中有这样的陈述,阅读小说有助于“发展和培养观察、分析、同理心、自我反思等医疗保健业最基本的技能”.当然,受益的不仅是医学院的学生,研究表明,阅读文学小说能够普遍提高读者的同理心。阅读非小说则不会有这种功能。文学小说人物更复杂,其行为更易受内心驱动,阅读这类小说可以使读者更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所思所想,这是一种为数不多的通过独自活动提高人际技能的方法。
文科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更受欢迎?
这类研究为人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新的希望。虽然,我们知道薪酬最高的大学专业几乎全部是工程专业,然而,在新兴职业领域,人文学所培养的能力恰恰是经济体中越来越受重视的能力。这并不是因为,对人文学的理解能够帮助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出更好、更便利、更吸引人的科技,虽然,从同理心角度来说的确应该如此。这是史蒂夫·乔布斯最喜爱的主题之一--他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知名文理学院里德学院接受的教育,这直接影响了苹果产品超凡的外观、质感以及体验。所以,乔布斯给儿子起名为里德。
与工程学或计算机科学相比,人文学能更好地加强深层的人性技能。
咨询师克里斯蒂安·梅茨伯格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文学专业学生”,他们的理由是,“阅读时,例如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作品,你能学会如何走出自己的世界去感受和体验作品中的世界。华莱士笔下错综复杂、敏感细腻、充满社会批判的世界,比任何市场研究图表更好地揭示了1990年代年轻人的生活”.
这对于实现真实生活中的追求有直接的益处,他们认为,“一名细心的读者所具备的技巧,恰恰是真实生活中,深入了解中国或阿根廷的汽车、肥皂、电脑消费者所需要的,是理解他人、他人的行为以及环境的硬本领”.雇主急需的技能--批判性思维、有效交流、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是“人文学教授的最高层次技能”.
更多烟台达内科技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