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基本可以称之为是人工智能的元年,我们一直关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希望能够看到更多令人惊喜的发展。与此同时,各个机构也不望努力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周,由工信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意在加快人工智能从战略到落地,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为此,犀牛云网站技术研究院分析认为,在当然新的“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计算力、算法、数据以及网络设备等不断迭代升级,驱动着人工智能进入新阶段。人工智能的巨大技术溢出效应,也将推送战略新兴产业总体突破,是各国必争的新动能和新机遇!无论是从技术迭代加速、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还是市场基础、资本投入上,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上已具备发展基础。
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不断提升,也不缺资本的支持,未来前景广阔。据犀牛云网站技术研究院统计,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95.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40%以上,预计2018年达到203.3亿元。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融资金额、次数及参与机构数量等均迅速增长,年增长率均超过50%.国内互联网巨头BAT等各路资本也纷纷切入到人工智能产业。
除了在服务机器人、智能医疗、机器学习、智能驾驶等领域,人工智能更是逐步应用于安防、汽车、虚拟现实、金融、创作、搜索营销推广等领域,如同BAT齐聚的“智能汽车”、国外的“哈利波特续作”、犀牛云·网赢战车的“搜索营销机器人”,都在证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场景应用不断扩展,很明显,智能化浪潮已经到来。
为此也有不少人认为2018年有望成为人工智能从云到端的拐点。与网赢战车息息相关的AI研究室表示,以百度、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巨头为占据数据生态的主导地位,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大大降低终端AI准入门槛的同时,手机、安防、汽车等终端AI芯片逐步走向成熟应用,5G与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也为终端AI提供空前的有利条件。
在人工智能重点产品中,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发展、无人机、智能医疗影像诊断、智能图像识别、智能语音、智能翻译和智能家居等产品要进入规模化发展;核心基础能力中,智能传感器技术、神经网络芯片和开源开发平台能力显着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关键技术装备中加快集成应用,重点工业领域智能化水平要有显着提高。
更多烟台达内科技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