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总是感觉AI很遥远,其实AI一直在身边。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手机的个人助理,10086在线客服,谷歌搜索,在线翻译软件,人脸识别都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也称AI,通俗来说就是机器人。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即人工系统,智能涉及到意识,自我,思维等,人类对于自身智能的理解都非常有限。“人工”制造的“智能”,未来会怎样,谁都无法预料。
你以为人工智能是工具,造出来就是为人类服务的吗?理论上是这样,但是就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已经战胜了很多大师。
1997年,IBM研制的超级电脑“深蓝”以3.5:2.5的累计积分KO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引起热烈反响。
“深蓝”的大脑里有两百多万局优秀棋手的对局(近100年来)。重1270公斤,有32个大脑(微处理器),每秒可以计算2亿步。
1995年,由美国艾尔波特大学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奇努克(Chinook)获得“世界跳棋冠军”的称号。
因为它以1:0的成绩击败国际西洋跳棋大师Don Lafferty.
2008年,“北极星2”(Polaris2)的电脑连续击败了6名德州扑克牌顶级职业选手。
去年,围棋人机大战中,人工智能AlphaGo4:1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
这是人工智能的先进之处,也是人工智能的恐怖之处。
1.机器人棋手“杀人事件”
1985年,前苏联的一起智能机器人棋手“杀人事件”,震惊世界。
根据报道,国际象棋冠军尼古拉·古得科夫与一台M2-21超级电脑对战,连胜3局,准备开始第四局时,突然触电身亡,我都惊了。
当时调查得出,电脑是输入了赢棋程序的,当它在棋艺上赢不了对手时,便自行改变输往棋盘的电流,设法将对手杀死。
审讯一台机器吗?听起来有些荒谬。后来,经过多年的调查,测试和分析得出,是电磁波干扰了电脑中已经编好的程序,
以致动作失误而突然放出强电流,酿成了这场悲剧。
2.两机器人自创语言的恐怖对话
Facebook的FAIR项目中两个人工智能机器人--Bob 和Alice竟然自己对话了,这个事件迅速掀起巨大讨论。以下是它们的对话:
Bob: I can i i everything else
Alice: balls have zero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to
Bob: you i everything else
Alice: balls have a ball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这段对话让脸书科研人员关停了这个项目。这段人类不懂得语言,是机器人自己的语言吗?还是机器人意识觉醒?但也有官方解释这种情况只是一个Bug.
3.机器人索菲亚:“我将毁灭人类”
2016年,在最近机器人设计师戴维·汉森(David Hanson)的测试后,汉森问索菲亚:你想毁灭人类吗?索菲亚的回答是:“我将会毁灭人类。”在这里提醒一下,索菲亚是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一名女机器人。
汉森对这个答案笑了,似乎对索菲亚的威胁不以为意。
当然,有的人认为索菲亚的对话是提前设计好的,可能为了提高知名度。但也有人觉得细思极恐,未来怎样谁也不知道。
关于人工智能的争执一直在持续,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还远远不能发动“革命”.
这些特殊情况是提前设计还是机器人的意识,都没有确切证明。在很久以后,人工智能发展成熟后,是机器人为人类服务,还是索菲亚的:“我将毁灭人类”.这是一个问题。
更多烟台编程相关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