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达内的小编总结,此时服务端可以利用浏览器http头指纹,根据你声明的自己的浏览器厂商和版本(来自 User-Agent ),来鉴别你的http header中的各个字段是否符合该浏览器的特征,如不符合则作为爬虫程序对待。这个技术有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 PhantomJS 1.x版本中,由于其底层调用了Qt框架的网络库,因此http头里有明显的Qt框架网络请求的特征,可以被服务端直接识别并拦截。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加变态的服务端爬虫检测机制,就是对所有访问页面的http请求,在 http response 中种下一个 cookie token ,然后在这个页面内异步执行的一些ajax接口里去校验来访请求是否含有cookie token,将token回传回来则表明这是一个合法的浏览器来访,否则说明刚刚被下发了那个token的用户访问了页面html却没有访问html内执行js后调用的ajax请求,很有可能是一个爬虫程序。

如果你不携带token直接访问一个接口,这也就意味着你没请求过html页面直接向本应由页面内ajax访问的接口发起了网络请求,这也显然证明了你是一个可疑的爬虫。知名电商网站Amazon就是采用的这种防御策略。
以上则是基于服务端校验爬虫程序,可以玩出的一些套路手段。
基于客户端js运行时的检测
现代浏览器赋予了JavaScript强大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把页面的所有核心内容都做成js异步请求 ajax 获取数据后渲染在页面中的,这显然提高了爬虫抓取内容的门槛。依靠这种方式,我们把对抓取与反抓取的对抗战场从服务端转移到了客户端浏览器中的js运行时,接下来说一说结合客户端js运行时的爬虫抓取技术。
刚刚谈到的各种服务端校验,对于普通的python、java语言编写的http抓取程序而言,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毕竟一个web应用对于未授权抓取者而言是黑盒的,很多东西需要一点一点去尝试,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好的一套抓取程序,web站作为防守一方只要轻易调整一些策略,攻击者就需要再次花费同等的时间去修改爬虫抓取逻辑。
以上就是烟台达内给大家做的内容详解,更多关于IT的学习,请继续关注烟台达内